网络安全渗透测试必备免费黑客入侵网站工具合集下载
发布日期:2025-04-07 08:02:08 点击次数:133

以下是网络安全渗透测试中必备的免费工具合集,涵盖漏洞扫描、信息搜集、密码破解、Web渗透等多个领域,并附下载链接及功能说明:
一、综合扫描工具
1. Nmap
功能:网络端口扫描、服务识别、操作系统检测,支持脚本扩展漏洞探测。
下载:[Nmap官网](https://nmap.org/)
适用场景:网络设备探测、漏洞初步排查。
2. afrog
功能:高性能漏洞扫描器,支持快速识别Web漏洞和配置缺陷。
下载:[GitHub](https://github.com/zan8in/afrog)
特点:低误报率,集成多种检测模板。
3. xray
功能:Web安全评估工具,覆盖SQL注入、XSS等常见漏洞。
下载:[GitHub](https://github.com/chaitin/xray)
优势:支持被动扫描与主动漏洞验证。
二、Web渗透与漏洞利用
1. Burp Suite Community
功能:Web应用渗透测试平台,支持抓包、漏洞扫描、API测试。
下载:[PortSwigger官网](https://portswigger.net/burp/communitydownload)
备注:社区版免费,适合手动测试。
2. SQLMap
功能:自动化SQL注入工具,支持数据库接管与数据提取。
下载:[GitHub](https://github.com/sqlmapproject/sqlmap)
场景:快速检测并利用SQL注入漏洞。
3. OWASP ZAP
功能:集成式Web漏洞扫描器,支持自动化扫描和手动渗透。
下载:[OWASP官网](https://www.zaproxy.org/)
特点:开源、社区活跃,适合开发与测试联动。
三、密码破解与字典生成
1. John the Ripper
功能:支持多种加密算法的密码破解工具(如MD5、SHA)。
下载:[GitHub](https://github.com/openwall/john)
适用:弱口令爆破、哈希破解。
2. Crunch
功能:按规则生成定制化密码字典,灵活定义字符集及长度。
下载:Kali Linux内置或独立安装
示例:`crunch 6 8 0123456789 -o pass.txt`生成6-8位数字组合。
3. Hydra
功能:多协议暴力破解工具(SSH、FTP、RDP等)。
下载:[GitHub](https://github.com/vanhauser-thc/thc-hydra)
优势:支持并行攻击,效率高。
四、信息搜集与资产探测
1. ARL(Asset Recon Lighthouse)
功能:自动化资产侦察系统,快速构建目标资产库。
下载:[GitHub](https://github.com/TophantTechnology/ARL)
用途:企业内网/外网资产发现。
2. Maltego
功能:可视化情报分析工具,关联域名、IP、社交账号等信息。
下载:[Maltego官网](https://www.maltego.com/)(社区版免费)
场景:社会工程学与网络拓扑分析。
3. Subfinder
功能:子域名枚举工具,集成多源数据接口。
下载:[GitHub](https://github.com/projectdiscovery/subfinder)
特点:支持API密钥配置,覆盖全面。
五、内网渗透与后渗透
1. Metasploit Framework
功能:渗透测试框架,提供漏洞利用、载荷生成、权限维持模块。
下载:[Metasploit官网](https://www.metasploit.com/)
案例:内网横向移动、提权攻击。
2. Cobalt Strike
功能:高级红队工具,模拟APT攻击链(社区版功能有限)。
下载:[官方试用版](https://www.cobaltstrike.com/)
备注:需遵守合法授权。
3. Fscan
功能:内网综合扫描工具,一键探测存活主机、端口及漏洞。
下载:[GitHub](https://github.com/shadow1ng/fscan)
优势:轻量级,适合快速内网打点。
六、其他实用工具
Wireshark:网络协议分析,抓包解密。
WebCruiser:轻量级Web漏洞扫描器(支持SQL注入/XSS检测)。
Cewl:爬取目标网站生成定制化字典。
注意事项
1. 合法授权:所有工具仅限授权测试使用,避免非法入侵。
2. 风险提示:部分工具可能被防病毒软件误报,需自行甄别安全性。
3. 学习资源:建议结合Kali Linux系统进行渗透测试环境搭建。
更多工具及教程可参考GitHub开源项目及专业社区(如OWASP、CSDN),持续关注更新以应对新型漏洞。